【鼓掌】向他们学习!泸州4名基层优秀党员的故事
| 招商动态 |2016-07-01
6月30日,泸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南苑会议中心召开。
当天,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两学一做”共产党员示范岗代表共4人先后上台发言。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会场激起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
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
叙永县正东镇普市村第一书记 何敏莉
●只有班子团结、干部齐心,全村发展才有希望
●要脱贫,关键要发展产业
●治贫先治愚,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
“原有村班子经常坐不到一块儿。只有班子团结、干部齐心,全村发展才有希望。”我在普市村点燃的“第一把火”,就是整顿班子。我对全体村干部“约法三章”,一是严守政治纪律,班子成员要顾全大局、维护形象;二是严守财经纪律,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三是严守廉政纪律,班子成员不得插手项目工程,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村班子软弱涣散局面很快转变。
面对艰巨的脱贫任务,我下派时的豪情,变成沉甸甸的压力。
要脱贫,关键要发展产业。但有人说:“我们这儿搞产业只有死路一条!有的村民养过鸡,眼看要上市了,可一夜之间说死就死了,硬是亏了10多万;有的村民种过天麻,还是借钱种的,结果啥都没长出来!”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吗?我们请来专家,查找失败原因,连泥土成分都化验过,发现他们的路走对了,只是技术未掌握。
产业既要规模发展,又要降低风险,怎么办?关键靠引进企业,但招商引资并不容易,因为面对苛刻的条件,很多企业退却了。我们没有气馁,一家不行谈两家,两家不行谈三家。
我们费尽周折引进企业,可落地成了问题。更有人拿着农药瓶威胁:“谁敢动我的地,我就死给谁看!”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阻力?我们到群众家里找原因,原来是由于一些遗留问题,他们对干部不信任。我们逐个解决群众诉求。经过努力,群众的气顺了,项目得以全面铺开。现在,每户有脱贫项目,全村有产业支撑,村上有集体经济。
普市村文化生活匮乏,少数群众沉迷喝酒打牌。治贫先治愚,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我们争取资金修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现在,每天都有群众到党群服务中心读书、上网、看电影。目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方式得到转变。
“第一书记要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我将继续扎根基层,誓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早日让普市群众甩掉穷帽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甘当车“保姆”,洁净千万家
泸州环卫所汽修厂厂长 林勇
●当好一名党员环卫工,要不怕脏更要勤钻研
●当好一名党员环卫工,要站得出来更要豁得出去
●当好一名党员环卫工,要顾小家更要顾大家
当好一名党员环卫工,要不怕脏更要勤钻研。
修车这个事,我从未干过,一切从零开始。我买来汽车修理书籍,从最基础学起。但光有理论不行,还得靠实践。我一有空就把引擎盖打开看,或者往车肚子下钻,熟悉车辆结构,把零件一遍一遍地拆下来、再一遍一遍地装上去。
后来,我成为厂里的技术尖子。现在我只要听声音,就晓得故障车问题出在哪里;闭着眼睛,也能把发动机零件拆装起来。
每当思想上要松懈时,我总鼓励自己:为了城市干净,当个车“保姆”挺好。
当好一名党员环卫工,要站得出来更要豁得出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泸州工兵团即将奔赴灾区一线。晚上都睡着了,我接到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