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故事】寻味丰台
| 招商动态 |2016-10-05
秋日的早晨,漫步田间,阵阵微风拂过,顿感丝丝凉意,然而,当停下步来,深深的吸一口秋日新鲜的空气,便有浓浓的果香扑鼻,微风中夹杂着阵阵欢声笑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成片的果园,硕果累累,一个个红通通、沉甸甸的果实好像一张张笑脸,讲述着一个个美好的故事,那是关于丰台苹果的故事,更是丰台人民为了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故事……
艰难的起步
丰台苹果产业起步于80年代中期,由张观察村南硷组群众向国佐、朱来元在众多的质疑声中尝试栽植,拉开了丰台人民认识发展苹果的序幕,实现了丰台苹果树规模栽植零的突破,经过六七年的探索务作,向国佐、朱来元的果园开始见效,收入乐观,他们率先成为了丰台的万元户,群众逐渐认识到务果树比种粮强,开始了果园建设,湫池、盖郭、南堡子、巨家、丰台等村,率先掀起了丰台发展苹果产业的热潮,群众们积极响应乡政府提出的“近抓烟、远抓果,支柱产业抓规模”的产业调整号召,留地挖坑,围墙建园,群众学技术,管园子,果园建设迅速扩张。
1998年,丰台苹果在广东东莞果品鉴定会获得“中华名果”殊荣,极大鼓舞了丰台人民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到2000年,全乡果园已初见片张,形成了一定规模。
挺进果品大乡
2000年之后,历届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谋定而后动,把果品产业的发展作为强乡富民的首位产业和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战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建管并重,乡村组织及乡村组干部在发展果品产业中找位置、看作用,挂牌包抓建设果园示范点,适时开展赛园赛果、标准园样板园创建、务果能手、经销大户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推广典型。
积极创新工作推行机制,大力推行“行政+技术”、土地流转经营、互助建园、社会化服务、资金扶持、督查考核、激励发展等机制,每年集中规模建园2000-4000亩,到2005年之后,全乡已经建成张观察马家岭、东庄岭、任家塬、蒋丰路、伍冢坳、盖郭跟集路、页街等园区,这些园区标志着丰台果园建设已成规模,在2008年9月召开的“2008中国苹果年会”上,丰台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
迈向果品强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创品牌”的思路,集中组织实施果品产业整镇推进战略,形成了以蒋丰路果带为主的8大丰产园示范区(马家岭、东庄岭、任家塬、蒋丰路、伍冢坳、盖郭跟集路、页街、上吴岭)和5大新幼园示范区(尚家坳、岗上、地角坳、前庄岭、伍冢坳),全镇果园面积达到3.9万亩,基本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在持续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丰台镇注重果品提质增效和产业链条延伸,招商引资建成陇源、星晟、丰农等果品企业,建成农缘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电子商务中心,推动果品产业就地升值。同时,注重果品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走绿色、生态、有机发展道路,建成了通尔沟矮化密植示范园,培育出SOD有机养生苹果,带动全镇果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果品产业已成为丰台人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果品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2015年全镇果品产量达到3.5万吨,总产值达到1.4亿元,人均果品收入4997.8元;2016年,全镇果品总产量预计可到达4万吨,总产值预计可达到1.6亿元,人均5712元。
丰台的苹果产业犹如一轮朝阳,被勤劳的丰台人民用有力的双臂托起,必将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将续写属于丰台的多彩故事……
公众账号:LOVEZJC518
合作QQ:2780449100(如传播信息有违法或侵权等问题请迅速与此qq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回应)
投稿有奖:2780449100@qq.com
